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应以专递课堂建设为核心抓手
从20世纪90年代“两基”基本实现到21世纪初义务教育实现基本均衡,中国义务教育基本实现了全球最大义务教育主体的嬗变,整体发展水平获得巨大提升。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然体现为人民日益增长、愈发强烈的对美好及优质教育的向往与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20.72万所,其中普通小学15.43万所,初中学校5.29万所;在校生共1.58亿人,小学在校生1.08亿人,初中在校生5000万人。以往的着力点聚焦在“数量优势”上,但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趋势和背景下,我国的义务教育侧重点已然转换为“质量优势”,即由“有没有”、“够不够”转向“好不好”“优不优”,义务教育已然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迈进,义务教育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2023年6月,两办印发《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确认了我国义务教育中长期的发展目标,即到2035年,义务教育总体水平步入世界前列,此意见,正式拉开了我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序幕!
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基础性工程,也是长期的历史进程,需要锚定核心、多管齐下、多方协力、数位并举,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应以专递课堂建设为契机,以课堂为核心主阵地,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义务教育中的放大作用、连接作用、催化作用。教育信息化是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延伸,也为城乡学生共享名师、名校、名课资源打开了方便之门,有助于增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是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必由路径、必要路径、最佳路径,原因在于:
一、只有专递课堂建设,才具备优质师资资源的均衡配置能力。义务教育的城乡差距、校际差距诸多表现,关键差距在于师资的差距。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要“以推进师资配置均衡化为重点”,包括施行的校长轮岗制度、教师轮岗制度等措施,都是围绕师资配置来展开的。但很显然,专递课堂建设才是师资资源的放大器、催化剂,只有专递课堂,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优质师资的高效复用、就地连接。
二、只有专递课堂建设,才能优质教育资源的高效流转和共享。随着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教育,海量信息也越来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信息化也促进了人们的教育观念改变。建立在数字化基础上的专递课堂,极大提升了教育资源的获得和分享,加快了知识传播的速度和广度,真正构成一个处处可学、人人可学、时时可学的育人环境。
三、只有专递课堂,才是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最佳路径。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首要在于乡村教育振兴;没有乡村教育振兴、就谈不上城乡教育一体化,就谈不上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只有专递课堂,才能消弭城乡距离,才能即时精准帮扶、才能精准施教、因材施教。专递课堂建设不仅仅提供了一个优质教育资源流通的信息化高速公路,也切实具备“补短板”的功效,尤其对于乡村美育难题来说,利用专递课堂技术,采用线上专门专递的形式,可有效解决乡村美育“开不齐、开不足、开不好”的顽疾!
以专递课堂建设为核心契机,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现基础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义务教育迈向2035总体目标就一定能实现!